中國婚俗文化之婚姻習俗 |
編輯:杭州謝雨帆婚慶禮儀有限公司 時間:2011/08/01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中國婚俗文化之婚姻習俗 |
古代成婚的年齡,各朝代并不相同。春秋時期,男子20加冠,女子16及笄,即可結婚;又謂“男30而娶,女20而嫁”,是為不失時?!稘h書·惠帝紀》中就明文記載:“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,五算?!薄拔逅恪本褪橇P她繳納五倍的賦稅。其實,中國古代早婚的現象也很嚴重,宋代曾有“凡男年15,女年13,并聽婚嫁”的規定?!逗鬂h書·班昭傳》中就記載:班昭“年十有四,執箕帚于曹氏”?!稘h書·上官皇后傳》中甚至有“月余遂立為皇后,年甫六歲”的記載。但一般都是在20歲前后。 古時男家去女家迎親時,均在夜間?!秲x禮·士昏禮》謂:“昏禮下達?!编嵭⒃唬骸笆咳⑵拗Y,以昏為期,因而名焉。陽往而陰來,日入三商為昏?!辈⑶遥爸魅司糅?、裳、緇,從者畢玄端,乘墨車,從車二乘,執燭前馬”。亦即迎親的人均穿黑衣,車馬也用黑色。此俗與后世以白天迎親、穿紅色服飾的婚俗,迥然不同。自唐代開始,始將迎親的時間改為早晨。據唐·段成式的《酉陽雜俎》記載:“禮,婚禮必用昏,以其陽往而陰來也。今行禮于曉?!睍约捶鲿?。此后相沿至今。 古代對剛入門新婦的姿態也很有講究。據《呂氏春秋》記載:“惠子出,白圭告人曰:‘人有新娶婦者,婦至,宜安矜煙視媚行?!彼^“安矜煙視媚行”,尚秉和注曰:“安矜煙視媚行,形容新婦之狀態,可謂入微矣。然可意會,難以言詮。安者,從容;矜者,謹慎;煙視者,眼波流動不直睨;媚行者,動止羞縮柔媚安徐也。是皆新婦初入門之狀態,反是則失身份?!?br /> 漢代結婚時,均以青布幔搭成帳篷,用以舉行交拜之禮?!妒勒f新語·假譎》篇記載:“魏武少時,嘗與袁紹好為游俠。觀人新婚,因潛入主人園中,夜叫呼云:‘有偷兒賊!’青廬中人皆出觀。魏武乃入,抽刃劫新婦。”這種在青廬中成婚的習俗,一直沿續到清代,蒲松齡的《聊齋志異》中就多處提到。 又據史料記載,兩漢之際,已經有了賀婚的習俗和新婚之夜聽房的習俗。據《漢書·宣帝紀》記載:“五鳳二年詔曰:‘夫婚姻之禮,人倫之大者也。酒食之會,所以行禮樂也。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,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,由是廢鄉黨之禮,令民無所樂,非所以導民也?!睗h宣帝這一詔書的目的,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禮上設酒宴慶賀。又據《漢書·袁隗妻傳》記載:袁隗與妻子進入洞房后,夫妻倆在說悄悄話: 隗又曰:“弟先兄舉,世以為笑。令處姊未適,先行可乎?”對曰:“妾姊高行殊邈,未遭良匹,不似鄙薄,茍然而已?!庇謫栐唬骸澳峡ぞ龑W窮道奧,文為詞宗,而所在之職,輒以貨財為損,何邪?”對曰:“孔子大圣,不免武叔之毀;子路至賢,猶有伯寮之。家君獲此,固其宜耳?!壁竽徊荒芮ね饴犝邽閼M??勺C漢代已有聽房的習俗。 親迎,即迎娶新娘。其方式、禮節各不相同,但一般是男子親往女家迎親。回到男家后,新郎、新娘共鼎而食,再將一瓠瓜剖為兩半,夫婦各執其一,斟酒而飲,謂之“合巹”——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。這一過程,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。 另外,古代婚俗中與后世不同的一個習俗是:古代婦女都不忌諱再嫁,并且從周朝至北宋一直如此。據《禮·檀弓》記載:孔子的兒子伯魚死后,“其妻嫁于衛”又載:“子思之母死于衛,赴于子思,子思哭于廟。門人至曰:‘庶氏之母死,何為哭于孔氏之廟乎?’子思曰:‘吾過矣!吾過矣!’乃哭于他室?!笨梢?,圣人后代的子婦也不免于再嫁。而魏晉、唐宋時名門之女再嫁之事,也屢見不鮮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步夫人傳》中記載:步夫人“生二女,長曰魯班,字大虎,前配周瑜子循,后配全琮;少曰魯育,字小虎,前配朱據,后配劉纂。”尚秉和《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》引《隨園隨筆》謂:“唐時公主再嫁者二十三,三嫁者四?!辈⑶遥敃r不論是前夫見到后夫,或是后夫見到前夫,均不用回避。宋代詩人陸游與前妻唐婉離婚后,有一次游沈園,巧遇唐婉及其后夫趙士程,唐、趙還將酒菜送給陸游,結果感動得陸游當場在墻上寫了一篇《釵頭鳳》詞。(事見《癸辛雜識》)可見,唐宋時婦女改嫁還是很正常的事情。直到明清時期,婦女改嫁方為禮教所不容,因此有了守節、牌坊之說。 |
上一條:中國婚俗文化婚姻過程 | 下一條:朝鮮族婚禮相關流程與常識 |